1 2 3 4 5 6

关于我市城区供热情况的视察报告

更新时间:2017-11-03

一、城区供热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供热楼房500多栋,城区供热面积283万平方米,换热站30座,供热管网长度150公里。城区供热热源现有两处,一是位于四道街的热力公司,有100吨、80吨、65吨和40吨4台供热锅炉,供热能力270万平方米左右;二是位于鹤嫩公路西、体育场东、环城路北侧正在建设的热电联产项目。

1、原有热源及管网检修情况

针对上一年度出现的供热问题,供热企业共投资3000多万元,有针对性的对供热热源、管网和换热站等供热设施进行了全面检修。更换了100吨、80吨省煤器和100吨、80吨除渣机及头轮等设备。对部分一级管网进行了改造,提高了城市西区供热管网热煤流量。对一些住宅楼供热管线进行了升级改造,同时,对30个换热站进行了解体性检修,全部达到平稳运行状态。

2、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情况

我市热电联产项目是今年通过省发改委核准的唯一热电联厂项目。热电联产项目占地面积约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项目一期投资3.68亿元,建设单位为五大连池国昌热力有限责任公司。项目一期新建两台150吨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和两台2.5万千瓦背压式供热机组。项目投产后,年可发电2亿度,供电1.7亿度,一期实现供热能力350万平方米,可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计划12月底2号150吨锅炉投产供热。

3、冬季燃煤储备情况

我市城区供热一个取暖期需燃煤约19万吨(含新厂区)。针对今年燃煤供应紧张、煤炭价格屡次上涨的实际,热力公司积极筹措资金,投入资金3000万元,储备燃煤约6万吨。

二、存在的问题

1、用热需求得不到满足。由于我市建筑工程量逐年增大,建设热源、管网改造任务量也随之增加,同时,城区内现有的城市集中供热热源不足,管网配套滞后,加之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集中供热的需求矛盾比较突出。

2、供暖硬性指标不达标。部分楼房室内温度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小区之间、楼房之间冷热不均,居民不满情绪较为突出,导致热费缴纳难度大,影响企业资金投入和供热质量,造成恶性循环。

3、燃煤存储不足。供热企业燃煤,日耗煤在1500吨左右,目前储备燃煤约6万吨,满足不了全市供热的燃用需求,影响供热质量安全。

4、管理还不规范,缺乏必要的监测监管措施。目前我市供暖企业和用户没有建立合同关系,用户与供暖企业发生矛盾时,很难用法律来保护各自的合法权益。

三、几点建议

一是强化政府监管。继续把城区供暖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纳入重要议事议程,建立有效的监管办法。成立由政府及相关部门组成的冬季取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全市的冬季取暖工作,督促供暖工作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作;继续完善《五大连池市城区集中热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供暖企业和取暖用户行为,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是强化规划引领。要高起点超前谋划布局热源,配套建设热管网和热交换站,为城区集中供热提供科学可行的遵循。城市地下热网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保证科学、合理、有效,避免热耗热损。相关职能部门和供热企业要维护规划,严格按照规划科学实施,不得擅自修改和随意变更,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三是技术改造,节约能源。继续开展对老旧楼房分户改造和供热旧管网改造工作;同时,新建楼房要从改革传统的采暖系统入手,示范推广供热分户计量,从源头上解决供暖质量难以保证、供暖监督管理难的问题。

四是保障供热热源平稳运行,确保冬季供暖安全。一方面对现有供热锅炉检测和运行监控,做好技术保障,严格新入网的审批,并同时采取报停、限热,及应用电、煤气等其他热源供热的形式减轻超负荷供热压力,使供热锅炉平稳运行;同时采取增加施工人员、加强技术力量保障以及冬季施工等一切可行措施,加快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进程,实现今冬一台150吨锅炉投产供热,彻底解决热源不足问题。

五是加大城区供暖信息的宣传力度。要加大全市供暖信息的宣传工作;供暖企业在收费、经营、投入、管理等方面也要加大宣传,通过电视、网络、广告等,宣传我市城区的供暖信息,要做到真实,诚恳,释疑解惑;同时要制定详细的年度供暖计划,并每年向社会公布供暖信息,让群众知情,接受社会监督。

六是坚持供热情况通报。供暖企业应向全市居民表明供热服务的态度,兑现提高供热服务质量的承诺,主动向全市居民通报我市城区供热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严峻形式和存在的问题,争取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使其依法按时足额缴费,保障新供热项目和储煤资金的投入。同时做好燃煤储备工作,落实好购煤资金,保障有充足的燃煤供应,确保供热质量和安全,提高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